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百科 > > 内容页

每日速递:【聚焦】红河哈尼梯田:活态遗产 无限生机!

时间:2023-06-20 13:44:58      来源:百度新闻
分享:

森林成片长于山头

村寨建在森林脚下


(资料图片)

森林涵养的水源顺着沟渠缓缓流下

穿过村庄滋养着梯田

……

自2013年6月22日

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以来

红河哈尼梯田一直以其完好的

自然生态和极强的生命力

展示着千年农耕文明和人与自然

和谐共生的理念

沈少雄 摄

为打造“绿水青山是水库、粮库、钱库、碳库”的生态样本,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聚焦遗产要素修复、农耕文化传承、保护区群众增收、生产方式提升等方面,不断寻求保护与利用的平衡点,以提升土地效益、发展乡村旅游、集聚文化业态等行之有效的举措,让千年哈尼梯田更好“活”在当下,焕发新的生机。

守望原生态精神家园

夏日,翠绿的碧波层层叠叠延伸至天际,阳光刺破浓雾,梯田、村庄、森林在山野中若隐若现……从元阳县城沿245国道出发,车辆从山脚蜿蜒爬行到山腰,千年哈尼梯田的样貌逐渐展现在眼前。

作为集自然、经济、文化、社会于一体的复合稻作系统,哈尼梯田传承千年的精密农业、林业体系令人称奇。

“梯田的‘四素同构’系统借助森林中常绿阔叶林植被以及植物根部吸收、贮存水源,为山腰的村寨提供生活用水,又为村寨下方的梯田灌溉提供水源,最后在低地的河谷中交汇成河流,再通过蒸腾作用将水分输送回森林,实现循环往复。”世界遗产哈尼梯田元阳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赖金伟介绍。

哈尼梯田“山有多高、水有多高”壮丽奇观的背后,森林和水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申遗成功以来,哈尼梯田遗产区累计恢复生态植被25.6万亩,森林覆盖率由53.5%上升至63.8%,恢复灌溉沟渠140余条451.3公里,积极探索建立哈尼梯田遗产区森林保护机制,不断完善护林员及林地补偿制度。元阳县实行沟渠管护村民自治,恢复推行传统的木刻分水法和“赶沟人”制度。

“从村寨布局、森林文化到梯田耕作中的‘三犁三耙’‘木刻分水’,都很好地体现了哈尼族认识自然、尊崇自然,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赖金伟说,森林和湿地对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意义重大。通过扩大森林面积、提升森林质量,为森林碳库积累形成碳汇以及未来实现碳汇交易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增加梯田旱季供水量,遗产区累计投入2.63亿元实施东观音山水库、农村饮水安全建设及巩固提升项目等36个水利项目、229件农村饮水工程和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持续加大水利配套设施建设力度,实现遗产区6.6万群众由天然水域取水到集中工程供水的历史性突破。

在推进水系治理和健全遗产区森林保护机制的同时,红河州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签订《基本农田保护目标责任书》,形成州、县、乡、村、组、农户六级保护管理体系,划定遗产区内永久基本农田20.58万亩。哈尼梯田也成为云南省乃至全国种植地方红米老品种最多、种植面积最大的地方。

红河州还致力于做好梯田红米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和选育等工作,目前共收集保存月亮谷、高山早谷等品种87个,选育出红阳2号、红阳3号和红稻8号等百余个水稻新品种,实现哈尼梯田生物多样性和物种资源保护延续发展。

朱昆生 摄

唱响新时代田园牧歌

正值盛夏,连日高温后的雨水顺着大大小小的沟渠进入梯田,嫩绿的秧苗又重新挺立了身姿。在红河县甲寅镇他撒村委会,村民吴沟南高兴地说,插秧完成后,自己以优惠价购买了200羽鸭苗,等到秋天不仅红米能卖钱,鸭子和鸭蛋也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为不断提升梯田种植效益,红河县与红河云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联合开展“鸭苗助农”项目,以购苗补助、技术指导、订单回购等方式,实现了稳产增收良性循环。“目前我们已在8个乡镇发放鸭苗63000余羽,覆盖3820户种植户,按照鸭蛋每颗2元、成年鸭每只75元的回收价,预计实现户均增收5000至30000元。”红河云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基地负责人黄丽琼说。

近年来,红河州大力推广“稻鱼鸭”复合种养模式,有效解决了梯田产值低、无人种等问题。目前全州共实施“稻鱼鸭”综合种养高产高效模式示范19.58万亩,梯田综合亩产值由2000多元提高到5500余元。

红河州还打造糙米、精米、红米茶酒、红米醋等产品,不断延伸红米产业链。创建“阿波红尼”“土司红米”等系列品牌,其中梯田遗产区红米年产量1万多吨,总产值8000多万元;红米茶酒年产量约750吨,年产值1425万元;红米醋年产量约700吨,年产值1129万元。

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局党组书记吴跃福介绍,为让梯田种植户成为梯田保护的直接参与者和最大受益者,红河州通过制定生态补偿、延伸红米产业链、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等具体措施,帮助村民端好哈尼梯田“金饭碗”。

阿者科村一景 元阳县委宣传部 供图

元阳县新街镇阿者科村是哈尼梯田遗产区5个申遗重点村落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原住民放弃传统民居,阿者科面临乡村人口空心化、传统文化式微、村寨风貌遗失等问题,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2018年1月,元阳县邀请中山大学保继刚教授团队编制“阿者科计划”,以房、人、田为基础进行旅游分红标准划分,提出将蘑菇房、梯田等旅游吸引物创造的价值归还给原住民,以此引导和鼓励村民自发保护传统民居、耕种梯田,吸引外出村民回流。

“‘阿者科计划’实施以来进行了7次分红,平均每户累计分红14146元,不仅有效提升了本地群众的经济收入和保护民居、梯田的积极性,也坚定了他们的民族文化自信。”中山大学旅游学院第9批驻村的博士生吴诗雨说,随着旅游市场的回暖,今年户均分红收入预计将突破1万元。

以阿者科村为代表,如今的哈尼梯田成为众多游客向往的诗和远方。目前,元阳县、红河县、绿春县、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共有乡村旅游品牌村镇8个,各地不断整合云海、森林、梯田、农耕等要素,建设满足不同游客需求的半山酒店、精品民宿、农家乐,深入挖掘稻作文化、开发文化体验项目,有效提升游客旅游体验感和舒适度。

在此过程中,哈尼古歌、长街宴、民族刺绣等哈尼族手工技艺、歌舞文化、节日庆典、农耕制度等非遗文化也得到更好地保护与传承,继续滋养着这片人与万物和谐共生的绿色家园,让千年哈尼梯田永葆生机。

村寨梯田相得益彰 杜创华 摄

十年大事记

2013年6月22日

在柬埔寨金边召开的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2012年

颁布《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哈尼梯田保护管理条例》

2014年

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2017年

颁布《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哈尼梯田保护管理条例实施办法》

2018年

哈尼梯田遗产区被授予第二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2018年

借助中山大学高校力量,创造性提出“阿者科计划”,建立内源式村集体企业主导的发展模式,先后获“全国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案例”“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第三批国家级传统村落”等荣誉

2019年

红河哈尼梯田与意大利朗格罗埃洛和蒙菲拉托葡萄园缔结为友好遗产地

2023年

重新出台《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哈尼梯田保护管理条例实施办法》

撰文:黄翘楚 饶勇

原标题:《【聚焦】红河哈尼梯田:活态遗产 无限生机!》

关键词: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IT时代网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备案号: 沪ICP备2022005074号-4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