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百科 > > 内容页

环球今热点:新闻透视:“农科院食品”里的猫腻

时间:2023-05-31 12:55:42      来源:看看新闻
分享:

近年来,农科院美食频频出圈。在普通消费者眼中,农科院产品包装朴素、原料优质、成分干净,主打的是专业和健康,堪称“业界良心”“吃货天堂”。农科院美食不仅可以给科研机构创造收益,而且丰富了市场供给,带动了特色产业发展,可谓多方共赢的好事。不过近日,上海市消保委对一些生产“农科院零食”的企业开展专项调查,发现猫腻不少。

这款号称由“江南大学”研发的“凤禾鸣慢碳十二色糙米”,打着“高膳食纤维、高蛋白”的标签,在网购平台上销量相当高,好评超过500条。


(资料图片)

还有这个“好福燕麦麸圈”,则声称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专家研发,购买记录也过万。这类以高校、科研院所参与研发的名义,推出的所谓健康食品,在多个网购平台频频出现,且纷纷热销,引发了市消保委的关注。市消保委将包括上述两款产品在内的8款 打着高校研发旗号的食品,送到了专业的食品检测机构。

检测结果显示,这款糙米所含的蛋白质,和其包装上的标注有所出入;而这款燕麦麸圈,检测出的膳食纤维含量,每100克为33.3克,也远低于包装上标注的47.8克。

上海市营养食品质量监督检测站高级工程师唐明告诉记者:“蛋白质含量大于等于12% ,可以宣称它是高蛋白或者是富含蛋白质,我们这边做下来有一款糙米的产品,它的蛋白质含量是8.35g/100g,和包装上标签是有点出入的。”

而参与院校也均向消保委回复表示,并未参与相关研发。上海市消保委新闻部工作人员翁羽霄表示:“高校回复称该销售网店和生产厂家和机构与他们是没有任何授权关系的。”

但即便如此,一些商家依然振振有词。好福燕麦麸圈生产厂商宣城“专家肯定是农科院的专家,但是现在农科院官方它是不认定,因为这不算是农科院的事情,而是个人行为。”

那么为什么这些产品要拼命的蹭“农科院研发”这样的名头呢?以这种燕麦片为例,贴上了山西农科院的标签后,同样的分量,可以卖出普通燕麦片三倍的价格。利益当前,厂商蹭得毫不犹豫,被发现了就随口找个理由,“合作到期了之后没有及时下架产品。”

而对于消费者来说,虽然也担心有假,但有农科院的名头背书,加上“健康、营养”的宣传,难免有人愿意掏钱。消费者们认为“至少它不会出现问题,它是有背书的。”“介绍自己就是农科院出的,那也是有可信度的,很难分辨的。”

对此,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教研室教授厉曙光认为:“这个实际上就体现了广大消费者和社会对高校科研机构的一种信任度,他们的声誉就认为通过这些单位出来的,他们的数据是可靠的,这个产品也是令人放心的。”

一些高校和院所对于一些商家这样“蹭”信誉的做法,深恶痛绝,去年,宁夏农科院就曾对一些电商平台上冒用他们名义的枸杞销售公开打假,然而时至今日,打着“宁夏农科院”旗号的产品依旧在线,有些店铺甚至还通过了电商平台的认证。

上海星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陈欣皓认为:“这就是一个不正当竞争行为,通过攀附这些科研院所的名誉 使得自己获得不正当竞争的机会,如果销售的食品是不符合相应的质量标准,造成这些科研机构的名誉遭受损失,这也是侵犯名誉权。”

专家指出,类似的虚假宣传,不能仅靠消费者自己来辨别,需要市场监管部门及时出手,严肃整治;对于相关的网购平台来说,也应当要求有这类宣传的商家,提供相关合作的证据,从严把关。“市场监管局,比如说他们专门监管食品这一块,他们都应该来行使自己的职能跟权利,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标准,保护消费者,为食品市场安全来保驾护航。”厉曙光教授说道。

然而,在市消保委公开点名了几款自称的“农科院食品”几天后,记者再次搜索关键词,却发现其中部分产品依旧在销售中,科研机构的名头也依旧被频繁提及。

所谓“农科院”食品的走红,背后是消费者对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信任,也是对于高品质、健康食品的追求,而也正是看中这类需求的巨大市场,不法商家打起了擦边球,用浑水摸鱼的产品蹭起了农科院的热度。但是,食品安全是底线,无论是监管部门、网络平台,都应当从严把关,谨防虚假宣传。同时,那些被冒名的科研机构,也要勇于向山寨商品亮剑,坚决维护自身声誉,守护公众信任。

(看看新闻Knews记者:魏克鹏 摄像:徐进 丁家伟 唐晓蒙 李刚 编辑:由由酱)

关键词: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IT时代网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备案号: 沪ICP备2022005074号-4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